要是自己真的有个三长两短,她在九泉之下都觉得自己冤枉。
自己只是做小本买卖的人,何曾得罪过一家人?
平时遇到客人都是乐呵呵的,从来没有生过气。
这样的一个人换来被歹人所杀害?
李清泉皱着眉头看着裁缝铺老板陈述着,听着裁缝铺老板继续讲下去,他的脸也越来越黑了起来。
啪!
李清泉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,上面还印着他的手指印,足以证明他十分愤怒。
“可恶!这群难民简直胡作非为。”
“本来好心让他们逃难进入山城,以山城的城民给他们帮助,让他们共渡难关。”
“谁曾想,竟然还有人为非作歹,尽干一些伤天害理之事。”
“依我看啊,这些人死有余辜,就算是不死,也得关进大牢里!”
李清泉怒气冲冲的说着,他十分不满目前这样的现状。
难民逃难山城里来,给山城城民带来了多大的影响。
好的且不提,可坏的足足有一箩筐。
谁家门口放着的一些冬天过冬的菜,被难民给偷窃。
还有洗完衣服再外面搭着晾晒,也有些难民会伸出自己的手,偷偷摸摸的将他人的衣物拿走。
这样的事情,都算是小事情,无非是为了自己能够填饱肚子同时也能遮体渡过寒冬。
可一而再,再而三的包容,换来的竟然是这样的结果。
难民对山城城民打劫,抢东西,谋财害命!
这样的事情是觉得不能够允许的。
李清泉朝着上空拱了拱手,缓缓说道。
“当今圣上下来命令,要对待难民给予照顾。”
“可没想到那么多好心竟然都是喂了白眼狼,还是喂不饱的!”
“照顾是给了,可人家不识好人心,竟然有这样出格的举动。”
“要是继续容忍下去,保不准会出现更多的幺蛾子来。”
陈青龙挑眉看向李清泉,李清泉说的全部在理。
可解决一个,难民还有下一个。
难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,私下解决,关下大牢里的影响还是固然比较少一点。
“大人,小民斗胆提议!”
陈青龙向前迈了一步,躬身说道。
李清泉挑眉看着这个年轻人,从一开始对方给他表现出来就不像是一个年轻人。
不过,他倒是想要看看陈青龙有什么样的提议。
只见李清泉大手一挥。
“说吧!”
“小民提议,单单是关押大牢下去,终归是影响太少。”
“想要将难民抢劫,动歪心思的那些人遏制一些,就得下一剂猛药。”
陈青龙不卑不亢的说着。
“何为猛药?”
李清泉听着陈青龙有条不紊的说着,顿时间来了兴趣。
要是陈青龙有一个比较好的想法,不妨采纳一下也是不错的。
即使没有什么用处,也权当听听罢了。
“杀鸡儆猴,将此二人拖在闹市斩首。”
“只有这样杀一儆百,才能让那些难民感到害怕和畏惧。”
“否则难民会一而再,再而三的逃脱,他们有着侥幸心理。”
“难民觉得自己只是逃难罢了,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,他们为了自己能够活下去,手段是无奇不有。”
陈青龙淡淡的说着。
可这话语的背后,却让在场的人后背都感觉到了一丝的寒冷。
斩首?杀一儆百?
这样的手段李清泉之前想过,可觉得影响可能有点不好,便没有采纳。
可现在陈青龙提出来,他竟然觉得有了几分道理。
光靠苦口婆心的去劝导,反而会让他们觉得山城衙门太过于软弱。
饿死胆小的,撑死胆大的,反正他们的条件已经如此之差了,不妨大胆一点让自己的日子过的好一点。
有这样想法的人,不止一个,有了开始,便没有结束。
这样一剂猛药下去,可真的会让人感到害怕的。
其他衙役听到陈青龙的想法,心里面都觉得十分大胆。
“这个人的想法不错,可万一有不好的影响可就糟糕了!”
“照顾难民可是圣上之命,这样的手段传到京城里,估计会有人拿这个事情做文章。”
一位衙役不禁心里面暗自嘀咕着。
当他思考完,便缓缓开口提议道。
“大人,此法不妥!”
“嗯?怎么不妥?说来听听。”
李清泉也是饶有兴致的看着衙役,他现在可谓是集思广益,众人都提出来想法,才能选择出最好的一个。
毕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,在场这么多人,难不保有人会想出一个合适的想法。
“难民逃难于山城,圣上已经下命要对难民给予照顾。”
“可这样当众砍头杀人,难以不保证事情会很恶劣的传入京城。”
“到那时,京城里的那些人说不定就会有些多想。”
衙役恭恭敬敬的说着,他考虑的是更加长远的事情。
李清泉毕竟也是京城派来的,正四品的官职,未来也是有机会回到京城的。
可一旦有人拿这样的事情在圣上面前做文章,李清泉未来面临的可能是一辈子待在山城里。
所以衙役还是觉得李清泉应该慎重考虑一些。
在衙役看来,山城的城民可以受一点委屈,可李清泉知州大人未来的官途却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。
李清泉皱着眉头若有所思起来。
陈青龙也不禁思索起来。
“这位衙役大哥说的在理,可这样一来难民还是会胡作非为。”
“我的提议并非有错,只是这剂猛药太过于猛烈,让他们难以接受。”
“该怎么在知州大人面前表现一番呢?”
陈青龙心里面忍不住暗自嘀咕着,一位知州大人的大腿能够抱上,他未来在山城里的日子也会更加好过。
毕竟山城里,李清泉可谓是最高级别的人物。
那些小盐商的关系完全达不到李清泉这里。
陈青龙想要为未来自己的生意考虑,能够让李清泉赏识是最佳关键的。
只要李清泉能给他一些机会,陈青龙必然会顺杆往上爬,绝对不会有任何的问题。
识时务者为俊杰,陈青龙自然审视局面相当清楚,怎能会不明白呢?